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创新指标十年大幅跃升 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示范区
全球首个14价HPV疫苗,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干细胞外用药,全球首个开源开放智能网联路侧单元操作系统,中国首个iPSC来源细胞药物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中国首个本土孵化和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越来越多全球、全国首创的科技成果正在北京经开区孕育。
北京经开区致力于抢占高精尖产业制高点,推动产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群体跃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成果丰硕、创新氛围浓厚,科技创新指标实现大幅跃升。
自主创新孕育技术“杀手锏”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领跑全国经开区
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重组八因子药物获准上市,全球首个14价HPV疫苗进入临床,国产首款自主研发新型抗CD20单抗上市……在北京经开区成长起来的神州细胞,正开启新药研发和上市的“加速度”,屡屡拿下“全国首款”“全球首创”,从而打破多个领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这是北京经开区自主创新实力的见证。“经开区坚持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立足‘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着眼攻克核心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链条,高质量推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首都高精尖产业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尤其是针对掣肘产业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北京经开区勇担使命,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突破重大领域发展瓶颈。“我们采取‘挂图作战’机制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工程’实施,实行‘月、双周、周’三级调度机制,对作战图上的每个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完成一项消一项,切实做到重点项目如期保质保量推进。”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为最大限度激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承担“重大工程”的单位,给予研发投入支持。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积极部署创新发展战略,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自主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经开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148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75件、是全市3.6倍,领跑全国经开区;重大科技成果屡获嘉奖,近几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45项,经认定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699项;获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重组蛋白库,拥有全球第一个获取FDA认证的高能直线加速器、全球首张用于临床诊断的致聋基因检测芯片,一类新药“罗沙司他”成为首个中国本土孵化和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民营火箭发展的新纪录……
为加快推动关键领域的重大前沿创新突破,北京经开区下一步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对项目的支持对象、技术方向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准确“画像”,包括具有原创性特点和形成市场领先产品潜力的技术、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航空航天、创新药等领域的关键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 。
“三城一区”协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研发超1200项新技术新产品
年初,和华膝关节手术机器人刚刚拿到中国首张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注册证;三个多月后,首台量产机就正式下线。“这是和华外科的‘成人礼’,也将由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华瑞博公司CEO张长勇说。
这场“成人礼”之前,手术机器人还曾是实验室里遥不可及的一项技术。两年前,由协和医院骨科专家发起、转化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技术,集行业知名机构资源于一体的和华瑞博在北京经开区注册落户,其主打产品膝关节手术机器人产品很快完成了合规性工程研发、通过注册检验并进入临床阶段,比大多数医疗器械工程研发、注册检验流程快了一年以上。
这么快的进程,得益于北京经开区搭建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成为高精尖项目落地产业化的“加速器”。如今,这家公司不断精进技术的同时,还建立起年产150台的生产线,迈向大规模生产。
这背后是北京经开区持续深化“三城一区”联动机制,对接“三城”高校院所,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在北京经开区落地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据介绍,北京经开区已经与“三城”建立“三城一区”联动发展协调会议机制,与三大科学城签署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合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以龙头企业和20+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整合区内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创新联合体。挖掘机构创新源头,助力清华工研院水木基金与区内企业GE医疗共同打造健康科技创新平台G2创·中心,签署《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技术转移机构与孵化器建立合作机制;与中关村管委会、三大科学城共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首批6家先导基地加速区挂牌,空间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联动之下,一批成果孕育出来。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600余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合计超过1200项。
科技成果转化考验创新环境。如何让成果“长得大”“落得下”?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筑巢引凤”思路,推动多层次服务网络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我们搭建全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经开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工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筑好科技创新资源池。”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7家,中试场地超过100万平方米,承载空间扩容升级。共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9家,专业创新服务能力增强。“我们将完善转移转化服务,落地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投融资、创业孵化、法律、股权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服务,给予企业有力的支撑。”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厚植土壤培育高精尖前沿创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国家级经开区中第一
不需要外卖小哥奔波,外卖自己“送”到家门口;手机下单,“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刻抵达;无人驾驶巴士上路,正在探索公共交通新模式……北京经开区正在打造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吸引着百度、小马智行、新石器、轻舟智航等一批国内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纷纷落子。
2020年9月,北京市以经开区为核心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规划四阶段建设,达成总体建设目标。“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我们已经完成了示范区2.0阶段建设,经开区已经建成329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示范区已经在全国率先建成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率先在国内设立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全国率先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给予无人配送车路权允许其上路运营、开放自动驾驶汽车高速公路测试、开放无人化道路测试、示范运营与商业化试点等。截至目前,常态化开展测试和商业化服务的各类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接近400辆,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700万公里。
创新不止步。示范区正在积极开展前沿领域探索。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利用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试验场及数据资源优势,联合二十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科研机构成立车路云一体化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国产芯片、路侧操作系统、群智协同等核心技术在示范区内落地应用,目前已发布全球首个开源开放智能网联路侧单元操作系统。
“一直以来,经开区围绕高精尖发展,规划布局未来前沿产业。”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聚焦新兴领域,经开区探索推进“数字经济亦庄创新实验室”建设,推动“中关村合创数智产业园”等数字经济载体建设,推进10家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强高代际技术储备,探索科技创新发展“风口”,提前布局新兴赛道,推动星箭网络全产业链发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经开区落地有9家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所有持续投入整箭研发的民营火箭企业70%以上。
在前沿产业布局中,许多创新力量往往是中小企业,这就更加考验政府的培育和服务能力。
“经开区建立健全梯队企业培育机制,全面深化创新型企业服务,加强科技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全力推动企业拔节成长。”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经开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5家,在国家级经开区中名列前茅;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12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2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已注册企业达到2901家。
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北京经开区正在打造四级研发中心梯队:支持北生研、百普赛斯、京东方等一批重点企业强化研发布局和技术研发实力形成科技创新“国际队”;针对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科技创新“国家队”;支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企业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科技创新“北京队”;支持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高新视听等重点领域企业多点布局研发,创新技术突围,形成科技创新“亦庄队”。
按照计划,北京经开区力争至2024年底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达到430家、离岸创新中心达到20家,实现研发中心规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全覆盖,新入区、入园企业全部设有研发中心,建立1000项的新技术新产品清单库,建设企业技术储备库。